Thursday, May 26, 2016

金龜與拜金男女小談

有幾位親愛的 blog 友看到筆者之前在網上對釣金龜的評論, 都以不同型式問及可否作深層次的分享, well, your wish is my command.

在這篇短文, 筆者會嘗試從金龜的角度, 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特別是分析如何有效地觸動他們對拜金男女的警報系統, 希望為大家 blog 友在茶餘飯後, 帶來一點娛樂。 flickr creative common
首先, 何為金龜?

金龜其實是從 “金龜婿” 這词語分拆出來的, 古代漢朝時期, 文武百官都以金屬鑄成的龜紐官印作其身分象徵, 主要有金, 銀, 銅三大級, 因用黃金鑄成的龜紐印章, 都是五品以上的高官, 所以, 金龜婿就是指高官厚祿或出自豪門的夫婿, 也成了自古以來, 許多拜金一族夢寐以求的對象。

我知道你這刻在想什麼: “百樂兄, 可否少些廢話, 請直接告訴我們, 在現實社會, 究境金龜何價?”

Okay, 基於歷年來通貨膨脹的關係, 嚴格來說, 現代的金龜, 應具有基本財務自由的能力, 並擁有至少一千萬美元的淨資產, 即是中小型 private banking 內, banker 以 decamillionaire 為最低要求的 profile (net worth 在 US$10mm 以上起跳)。

因市面上的金龜品種繁多, 讓筆者先略作分類, 並從筆者最熟悉的一類, 加以說明。

金龜大概可分為四大類:

1. 富 X 代: 又稱為富二三四代, 二世祖, 信托基金宝宝, 或泡沫孩子等等。他們的財富主要從父母, 爺爺, 或祖先而來, 因他們從面世開始, 已在一個較富裕的環境長大, 不食人間煙火, 所以其思想和價值觀, 是與平民百姓很不一樣的。

2. 白手興家苦幹型: 一般而言, 這羣金龜是在社會經濟起飛初期, 努力苦幹, 打拼幾十年而建立了一定的財富, 是傳統的創富者。他們都是較年長, 較重情義的一代, 大多是一諾千金,敢做敢當的真漢子。By the way, 他們也是上一段提到, 富 X 代的祖先。

3. 白手興家暴發戶一型: 他們的財富, 主要是受惠於一定程度的運氣, 和當地時勢的變天, 因而急速掘起的。他們的特徵, 大多是非常迷信, 財大氣粗, 喜愛炫耀, 不可一世, 同時, 他們會極力擺脫以往出身寒微时的身份認同, try very hard 去把自己融入傳統貴族 (請看上述提及的第一二類金龜) 的圈子裏。

4. 白手興家暴發戶二型: 同是暴發戶, 但他們與上文提到的暴發戶一型, 有着強烈的對比。這部落族羣普遍較年輕, 乘着互聯網和移動通訊在全球的急速發展, 他們把握和抓緊了機遇, 在相對短的時間內, 創造了可觀的財富。 他們大多為 minimalist (極簡主義者), 雖然財力雄厚, 但生活樸素非常, 熱愛分享和互相幫忙,希望把世界變得更好, 為下一代和一衆老伯姓謀福子。

從以上簡短的描述可看到, 不同類型的金龜, 其處世之道有着天淵之別。筆者因個人經歷和際遇, 有機會穿梭於上述四類金龜的世界之中, 因此, 對他們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了解。 但因筆者的生活圈子主要是屬於第四類, 所以下文會聚焦談談暴發二型金龜的內心世界, 有空會深入分享與其餘三種金龜的生活趣事。

暴發二型金龜雖然生活簡樸, 但與社會上的名人相似, 他們也常會審視自己的習慣和生活方式,以盡量減少與拜金者的接觸。

想說明一點,坊間大多數人都偏向認為,拜金者都是女生居多, 但筆者可老實告訴大家, 在富人經常出現的地方, 绝對不缺拜金的男生! 所以, 文中對拜金者的描述, 實無性別之分。

一般來說, 暴發二型的金龜, 如非必要, 都不會炫耀他們在物質上的財富, 即是, 不會花錢購買任何名牌衣食住行的物品, 如名車, 頭等商務坐,豪宅或遊艇等等。

他們會花時間做很多平常而又可啟發心志的事情,與老伯姓混在一起,如到偏遠的地方遊歷,從事能創造社會價值的工作, 閒時會到訪藝術畫廊, 看話劇, 聽音樂, 品嘗地道美食,紅酒和咖啡,遠足,釣魚, 和一般的健康體育運動等等。

至於結識新朋友和尋找合作夥伴,他們都會著重心靈和理念上的溝通,多於物質上的消費和享受,茶餐廳的簡單聚會,比在名人飯店或鄉村俱樂部的政治飯局來得真實。

同時,因他們大多出身於寒門,所以對於那些只懂以特權來欺負他人, 或完全不懂尊重基層服務員的拜金者,都會避而遠之。

在社交消費場合,他們絕不介意付錢請客,但會避免與一些只會佔別人便宜的拜金者交往。因為這羣白手興家的創富者,對眾人都是一視同仁,不分彼此, 不會因自己的財富提升而自以為了不起,他們追求的,是不斷學習,與身邊的人共同成長,而不是找拜金者來給他們照顧。

畢竟,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在於心靈上的交流多於物質上的追求,如果能夠在一生中,找到上進,謙卑和忠義兩全的朋友作知己,金龜與否,又有何相關呢?

Sunday, May 15, 2016

這可能是你最後的午餐!

What happens in Vegas stays in Vegas, but I am going to break this tradition!

完成了在午餐桌上的任務, 步行出來的這一刻, 靈感胸湧而至, 亦因此誕下此文, enjoy…

從三藩市飛往拉斯維加斯, 一連看了幾個科創 startup 和地產投資項目, 中午時分, 肚子有點餓了, 賭城最佳損友 K 仔 (不是藥名, 是人名) 大力推薦到一間當地頗有名氣的快餐
heart attack grill店午膳...

雖然筆者曾到過 Vegas 數十次, 但每次都是因工務在身, 除了到 Las Vegas Strip 附近看看 show, 和到 ARIA, Bellagio, Mandarin Oriental 和 Venetian 出席一些 wild startup parties 之外, 都没有刻意找尋較地道的景點, 去從多角度研究當地的本土文化。

難得今次有本地姜 K 仔做盲公竹, 跟 Vegas 的 subculture 有一份更深入的了解之餘, 對創業也有了多一層另類的體會!

沿着 South Las Vegas Blvd 向北行, 我們很快就到了一間名為Heart Attack Grill 的快餐店。

這間看似為遊客而設, 以醫療診所為主題的餐館, 出乎以料地多本地人光顧; 除了別出心载的裝橫, 比 hooters 還要惹火的餐廳 “醫” 務員, Juicy 級數達到至命水平的漢堡外, 還有層在店內倒斃的食客骨灰, 驚艷和驚嚇指數爆燈!

Gimmick 之多當然有趣, 但最令筆者難忘的, 可說是整個 dining experience 背後的創業理念。 話說餐館創辦人 Jon, 是一個非常注重健康的人, 創業初期, 他開了一間健身院, 生意很快就上了軌道, 也在區內漸有名氣。

可惜, 隨之而來的, 是來自一間漢堡快餐連鎖店的官司訴訟, 原因是連鎖店老闆覺得 Jon 那健身院的名字與其快餐連鎖店相似, 最後 Jon 输了官司。

把健身院關門後, Jon 靜下來反省創業失敗的死因, 同時, 也質疑為何漢堡快餐這些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的生意, 可如此受大衆歡迎, 心裏很是不爽, 就在這困難的過渡期, Jon 想出了一個以其人之道, 還自其人之身的對策, 作為他下一個創業目標!

Heart Attack Grill** 就是在這個堅強不屈的信念下誕生了。

Jon 的漢堡快餐店, 主打比坊間其他漢堡高達八倍的脂肪和熱量, 目的是警告世人, 漢堡快餐對身體的傷害, 但偏偏越不健康的食物以作招來, 就越多人喜愛, Jon 的餐廳很快就成了 Vegas 的地標, 在傳媒爭相報道下, 更吸引了來自美國各地的死士, 前來挑戰試食最致命漢堡的最後晚餐。

說完歷史, 讓我問問大家, 從這篇見聞裏, 領悟到什麼人生和營商哲理呢?

如果你擁有一盤飲食生意,你會如何讓你的餐館突圍而出, 給客人一個極為難忘的用膳經歷之餘, 他們會急不及待地把餐館的所見所聞放上 IG, FB, 和微訊, 為你免費做代言人, 告知天下?

個中的奧秘, 大可從 Jon 對顧客的真誠和用膳流程的創意中找到。

不明白? 看看餐桌上那非常規的菜單, 就即時被感動了!

菜單上清楚列明了每件食物的成分, 如卡路里,膽固醇,飽和脂肪等等, 並以風趣幽默的手法, 把菜式活生生地程現到顧客眼前, 如 “心臟搭橋漢堡”,“心跳停頓薯條”,“純豬油伴炸雞翼”, 創意無限和觸動人心的菜名, 應有盡有!

硬件有了, 軟件又如何? Jon 請來一衆模特兒作誘人的護士服務員,與顧客有非一般的互動, 打造出一個 “值得為味覺而獻身” 的難忘用膳旅程, 這個最後的午餐, 已遠遠超越了食物和餐飲服務的價值, 升華至一個不可抗拒, 一生人總要試一次的體驗消費項目。

現今市場上, 不誠實的商人比比皆是, 他們往往用糖衣包装其產品和服務, 誤以為這就是聰明的銷售手法, 客人得知被佔了便宜, 商譽就沒有了。

對比之下, Jon 所推崇的 “飲食價值”, 把殘酷的事實原原本本的以新穎手法傳遞給客人, 自然在衆多餐飲業行家中自成一派, 脫穎而出, 創造了快餐界的神話。

做生意的目標明確, 老實, 和創新, 换來的, 除了是可觀的收入, 最為重要的, 是客人的信任和擁護。

吃了那個 “純豬油伴炸雞翼”, 有點兒飯氣攻心, 要回 Venetian 睡一睡了, anyway, blog 友們有機會到 Las Vegas, 不忘嘗嘗這一頓最後的午餐吧!

**筆者與這餐館或有關人等, 全無任何關係。

Sunday, May 8, 2016

消失的錢錢

上星期五囡囡從學校回家, 很是煩惱的樣子...

我問: “What’s up Buddy?”
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囡囡: “My math teacher gave me a problem, I don’t get it..”

我說: “uhh, 說來看看, let’s see if we can solve it together..”

囡囡: “Okay, there are three students, they ordered a big pepperoni pizza for 15 dollars and asked for delivery to their dorm.”

囡囡: “Later, the restaurant staff found out there was a store promotion going on and the pizza should only cost 10 dollars. So the staff asked the pizza delivery boy to return 5 dollars to the students upon delivery.”

我說: “wow, that’s awesome!”

囡囡: “no, it’s not, could you please listen through what I have to say? papa!”

我說: “Okay Okay, I am sorry for the interruption honey..”

囡囡: “The pizza boy figured out 5 dollars can not be easily divisible by three students. So he secretly pocketed 2 dollars and only returned 1 dollar to each of the three students.”

囡囡: “So, each student paid 5 dollars to the restaurant staff and got a dollar back from the pizza delivery boy. So each student only paid 4 dollars, totalling 12 dollars for all three students. The delivery boy pocketed 2 dollars, so the grand total is now 14 dollars.”

囡囡: “My math teacher asked me where the missing dollar is to make up the original 15 dollars the three students paid. I don’t get it papa!!”

哈哈, 親愛的 100happysouls 讀者們, 幫囡囡找到這消失的錢錢沒有
?

如果你已知道這消失的一塊錢去了那, 恭喜你!你大概擁有不錯的獨立思考能力, 請 skip 以下這一小段, 直接跳往文章 recap 的部份去。

如你還未找到這消失的錢錢, 再給你多十秒的時間去仔細想想, okay?

10, 9, 8, 7…. 0

還沒有找到答案? 那就給你一點提示吧!

請小心的重複閱讀囡囡憶述老師的每一句話, 同時, 請質疑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可信性, 當你靜下來獨立思考整道問題後, bingo! 答案自然浮現出來! **

讓我們 recap 一下!

從每天早上起牀的那一刻, 請細心留意我們週邊的每一樣東西, 街上看到的海報, 傳媒的報道, 手機看到的每一個 video 和 message, 什至乎從鄰居陳師奶那裏聽到的八卦新聞, 都有一定程度的引導性, 也極可能不是事實的全部。

即使你正在閱讀的這一編文章, 每一句也要問問自己, 是真的嗎? 為何筆者有這樣的想法呢?

作為一個精明的創富者, 我們要弄清楚生活上每一個訊息背後的客觀事實, 再加上自己個人獨有的批判性思維, 從而作出分析和推斷, 這樣, 我們就不會人云亦云, 並可培養出致富必要的動察力和市場觸覺, 去捕足和創造下一個市場機遇, 造就創富人生!

**如你像囡囡一樣, 還在尋找這消失的錢錢, please don’t get frustrated, 發個電郵給筆者, 小弟會連同其他迷途的朋友一同作出回复..

Monday, May 2, 2016

何為最直接有效的發財心法?

在三萬尺高空談致富之道” 刋登後, 有不少 blog 友問及如何擺脱地理的限制, 逆風而起。

簡單地說, 就是如何找尋發財機會, 以加快達成人生的夢想; 在此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茶餘飯後的課題, 希望從一個根本性的角度,去探索和參透箇中玄機。 author
記得月初在香港賽馬會與一位商界好友午膳, 看到滿貫廳水洩不通, 我們很自然地就談及香港自金融海嘯後, 冒起了不少靠樓市股市炒作而致富的中產人士, 但對於苦無資本的基層年青朋友而言, 在財富增長上則寸步難移, 貧富的距離急速拉遠了, 前境確實值得關注。

飯後的話題, 很快就延伸至在現今中國迅速轉型的過程中, 青年人有什麼途徑去有效地獲得財富。為節省讀者寶貴的時間, 以下是兩個多小時閒談的三分鐘精要版, 希望對 blog 友, 特別是年青的一羣, 帶來一絲啟發。

商業世界裏, 能讓人們相對地快速致富的方法, 良莠不齊,如投機,炒作, 當名星, 賭博, 結婚,承受遺產, 創業等等,更為極端的, 什至乎涉及詐騙,盜竊, 貪污或勒索, 不法或灰色地帶的商業行為, 每天都在不同行業上演。

大多數年輕億萬富翁的財富, 都不外乎來自以上簡述的一種或以上。

在云云衆多的快速致富方案中, 創業, 具體地說, 即是以創造社會價值來獲取財富,是最為可行, 簡單和直接。

與其他致富方法相比, 創業的優勢不僅僅在於它的合法性, 而是在創業的同時, 有着把整個餅子 (相關行業) 做大的效應; 經創業來創造財富, 確實把傳統的 zero sum game 思維打破了, 也為社會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如果你想理解創造財富的心法所在,就要從財富的本質開始。

首先, 你要明白, 財富跟我們每天談及的金錢 (貨幣), 是有着奇妙的區別。 翻看人類歷史, 在貨幣還未面世之前, 已有財富的記載。

財富, 是人們必要, 需要, 和想要的東西之合體, 從基本的衣食住行 (如食物, 房子), 到建立和滿足個人, 家庭和交際圈的需要 (如與伴侣外遊, 小朋友教育, 請朋友吃飯), 以至有相當的經濟能力, 去隨時隨地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如渡假房子, 財務自由, 不用困在朝九晚五的 lifestyle) 等等。

當你擁有財富所給予你物質上的一齊時,你根本不需要金錢。放膽的去想像一下, 若然你被流放到一個荒島之上, 或所屬國家政權處於動盪之時, 盡管你身上藏有千億貨幣, 又有何用武之地?

你或會問, 若然財富比貨幣更為重要, 後者的真正價值何在?

金錢, 是由社會續步趨向專業化所演變出來的。一個基層社會的繁榮安定, 在於人們把有限的時間, 投放到創造具有市場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之上,即是說, 你需要的東西,你不一定要自己去製造, 可從別人那處換取回來。

舉個例子, 如果你想吃雞腿,你不用去經營自己的家禽農場, 只需找一戶家禽供應商更行了。

你會問, 怎樣才能讓這戶家禽供應商給我雞腿?

世上當然沒有免費午餐, 你要做的, 是給那家禽商戶他想要的東西以作報酬。如果你善長捕魚,而家禽商戶正想要吃魚, bingo! 交易成功! 但若然找不到想要吃魚的家禽供應商, 莫非你就沒有雞腿吃?

說到這裏, 你大概看到問題出現了, 以物易物的交易成本, 會隨着市場上可供交易和選擇的物種数量而急速上升, 直至社會上的經濟活動因成本超高而最終無法擴張, 什至乎停頓下來。

解決方案,就是引入一個中間的過程。在上述的例子, 與其直接用魚來換雞腿, 就是先把魚换成代用物,然後再由這代用物換成雞腿, 或任何你想要, 而市場又有提供放售的東西。

這交易過程牽涉的代用物, 最終就進化為今天商家與商家之間, 互相承認的貨幣。重點是, 貨幣本質上沒有任何物理價值, 然而,它可以作為交換媒介的原因,是基於市場掌權者或當地政府所作出的擔保。

貨幣的優點,是它能把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其缺點,是它往往掩蓋了貿易的真正意義, 和財富的真正價值。

財富與貨幣, 兩者在正常貿易下, 雖是可互相替换, 但如果我們的焦點, 是單純以獲得貨幣來换取財富, (而非以創造財富來獲取貨幣), 那麼, 我們就可能被金錢蒙蔽, 看不到財富的本質, 有如真人真事改編電影 “ catch me if you can” 裏的 Frank Abagnale 一樣, 道德淪亡, 不惜利用不法手段, 去騙取和 “製造” 金錢, 來滿足自己對財富的慾望!

其實金錢只是充當中間人的角色, 漸漸也成了掌權者操控人類生產力的工具, 在貨幣供應不斷增加的情况下, 其價值和購買力亦只會相對地降低。

有智慧的 blog 友們, 在致富路上, 你當追求的, 不是金錢, 而是實實在在的財富! 而創造財富最直接有效的心法, 就是回歸以物易物的根本位: 專注研發和生產人們必要, 需要, 和想要的東西或服務, 金錢, 只是創富過程中的副產品而已。

在三萬尺高空談致富之道

小弟在過往三個星期拜訪了中國北方幾個不同省份, 除了與一羣來自一二三線大城市的創業朋友交流短聚外, 更順路到了較遍遠的四五六線城市, 和附近的鄉村遊歷... flickr creative common
說起四五六線城市, 小弟不得不提及在北京西南面, 位於山西省的臨汾市, 過往曾多次被國內外傳媒定為全球最不宜人類居住的極度污染城市首位, 這一行, 我特要飛往太原, 再座三個多小時車程, 去驗證事實的真相!

到達臨汾市, 竟然看不到被瘋傳的那般天昏地暗, 就連像北京的霧霾也沒有, 市中心的 PM2.5, 早上只有 89, 屬良級, 要算是在中午時份, 也不過是 139, 屬輕度污染, 還看到藍天白雲呢!

可見中央和省政府對節能減排的决心, 在短短幾年間, 把臨汾市變成重點示範城市, 再一次証明,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 的道理!

順帶一提, 那天中午, 到了臨汾市一間餐館用善, 喜出望外的事情發生了, 樣子甜美的侍應姐姐送上的每一道菜, 都附上一張電腦字條, 上面不單只印有烹調這道菜的廚師名稱, 還印有一個二維條碼, 掃描之下, 竟可為這道菜即時評分! 多麼的貼心耶!

這件小事, 令我察覺到, 創意產業, 已不再局限於北京, 天津, 南京, 上海, 杭州, 深圳等地, 隨着國家的四五六線城市渐渐步入小康階段,人民的基本衣食住行得到了改善, 年輕人把時間投放到創意產業上, 也變得普遍起來。

每一次到外地交流, 見聞就增廣了一點點, 與此同時, 更珍惜眼前的一切, 和更覺自己的渺少

前天在香港國際機場, 飛往三藩市航班途中, 傍邊坐了一位國內的前輩, 聊天之下, 才得知他曾經也是一位民企地產發展商。

可能前輩與小弟都是白手興家的創富者, 也是地產投資的愛好者, 更是為了小朋友的教育而奔波兩地的爸爸, 談起來很是投緣...

與很多中國土豪和大款們的 profile 類同, 這位前輩其實已全身而退, 在早幾年把大部份资產經香港轉到海外後, 在美國的甲級商厦和豪宅區買下多幢物業, 並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裏諗書, 現與家人長住位於矽谷南面的一個莊園, 年中回中國探親和旅遊。

閒談中, 我們簡單的交流了一些有中國特色的生意經, 當談及致富之道, 前輩用了一個頗為有趣的比喻, 小弟覺得挺有意思, 雖不用百分百認同個中的含意, 但作為一個思想開放的創富者, 確實有反思的空間, 值得與大家分享..

皆因小弟的普通話和中文用語是有限公司, 以下是經小弟消化後的白話版本, 前輩在談話中的真實表達用詞, 絕對比以下的翻譯本來得優雅, 請多多見諒..

物質上的財富為何物? 不竟, 它是一種可以容許我們自由自在地, 去活出自己理想生活的資源。

人望高處, 有如我們坐着的飛機一樣, 要往上爬升至一定高度, 才能擺脱地理的限制, 讓我們以最安全, 最快捷的方法, 到達我們的目的地。

財富, 就有如我們自身的飛行高度...

有很多城市人, 只懂向上爬升, 從不斷稀缺的空氣中得到快感, 繼而染上像毒癮般的貪婪, 在這紫醉燈迷的環境下, 漸漸迷失了自我, 起航時所設定的目的地, 已忘記得一乾二淨。

這羣糕羊, 當發現其身處高度令自己透不過氣來, 才知為時已晚, 看着自己腐化的心靈隨之墜下, 解體於大氣之中, 煙消雲散, 一生就這樣的流走了, 可悲嗎?

另一邊廂, 也有着不少人, 有幸找到機會逆風而上, 意氣風發, 但還未到達一個安全的高度, 就被沿途的景色所給引和迷惑, 撞山自焚, 或把自己辛苦賺來的爬升高度放棄, 降落於不屬於自己的幻景上。

最終, 他們都會從理智和現實中甦醒過來, 但所失去的時間和精力, 卻是一去不返, 再要找尋逆風而上的機會, 重新定位飛往原先的目的地, 談何容易!

致富的癥結, 在於不斷優化自己的飛行高度, 因應氣流和目的地的天氣狀況而作出調整, 堅守信念, 不要被沿途的誘惑或因稀薄空氣而產生的幻覺所影響而遍離航道。

聽完前輩的致富論, 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吸收到個中的養份, 確定自己要飛往的目的地, 努力尋找逆風而上的機會, 更重要的, 是調配出最適合自己的飛行高度, 為自己未來的歲月, 打造出幸福富裕的人生。

競投地皮手記 (慘烈版)

上星期在三藩市灣區投地, 一共有十六個小型地產發展商競投, 小弟旗下的建築團隊也有參與, 戰況頗為激烈, 想在此與各 blog 友略作分享, 希望為大家在高層次生意思維上帶來一點得着...

隨着中國二三四線城市的產能過剩, 不少中資地產商近這幾年也非常積極地往外跑, 有留意中資海外項目的朋友, 其實也不難看到這個 21 世紀 dotcom V3.0 淘金熱的到來, 中/大型發展商, 如朗詩/平安不动产, 近期更以三倍多的價錢 (一億八千多萬美元), 從美资本地姜 Watt Companies 手上購入一塊矽谷核心地皮, 令不少美國洋鬼子為之驚訝! flickr creative commons
這單中美交易, 其因由小弟未有花時間去拆解, 如 blog 友們對此有研究, 不防 message 小弟交流交流...

與中型及大型發展商有點相似, 小弟這些 small potato 也要時不時增加土地儲備, 為日後在市場推售或出租的樓盤和物業, 作中長期的安排。

今次小弟看中的地皮項目, 其參與競投的發展商也來自不同背景, 有我們中港台的過江龍, 有傳統美加的洋鬼子, 就連來自俄國的土豪也加入戰圈, 大家在這拍賣項目相遇, 理由只得一個, 就是齊齊看好矽谷在未來五至十年,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械人和無人運輸業的科研發展潛力, 因此, 所有坐落於矽谷一線地區的任何一塊可建房子的地皮, 都成了兵家必爭的肥豬肉!

地皮開價僅僅九十多萬美元, 同行都各有盤算, 而且各家出價很貼市, 有如在倚天屠龍記的武林大會一樣, 一看便知道是老手之爭, 也算是近年來最火併的一幕。

因大家的建築成本是相差不遠, 當投標價到了一定水位, 以淨現值作計算的回報就變得不再吸引, 經過一連串唇槍舌劍的頻頻出價後, 其他中港台朋友因財力不繼而退出, 最終只剩下小弟的團隊和另一間美國洋鬼子發展商爭持不下, 有點像當年電影睹神中, 高進在公海對决新加坡賭王陳金城的一戰, 洋鬼子大我十萬美元, 我就大你洋鬼子十萬美元! 差在還未有出瑞士銀行本票而已!

就這樣來回了好幾個 rounds, 結果, 我軍苦苦拉鋸了近百多萬美元, 才把對手的意志磨滅, 最終比開價高出兩倍幾成交, 總算為中港台的同胞爭回一口氣!

看似有點隨意不羁和不理性嗎?

Well, 其實小弟每次看好而競投的地皮, 都是經過精密的計算, 從中長線的時間表作思考範圍, 並因應以下的主要因素**, 作出多變量的分析, 從而作出兵决策及其出價上限的:

**列表是以相對重要性排行

1. 當地政府的政治穩定性和法治情况
2. 當地政府對整個產業鏈的政策方向和支持程度
3. 當地政府對城市的未來規劃
4. 大都會的人口變化與週邊城鎮的影響
5. 住房的供求比例
6. 商厦的供求比例
7. 工資上升速度和就業前境
8. 建築成本的上升速度
9. 發生天然災難的或然率
10.淨現值的回報率

你或會問, 為何淨現值回報率是最後?

是這樣的, 假設機會成本年利率為 5% (discount rate), 而地皮發展後的淨現市值套現回報, 大概為 55%, 若拌入物業管理旗下, 作收租用途, 則為 8 至 10% 年回報。根據未來五至十年的矽谷經濟發展路線圖, 最壞情况下, 應不會跟現時差太遠, 但若情况如期地好, 整體回報則可更上幾層樓, 在這個值博率下, 小弟看重的不單是淨現值, 而是從列表項目 1 至 9 計算出來的未來前景價值。我們華人首富李家誠常說的未買先想賣, 其心法精髓, 正正在此。

以上分析並不局限在矽谷地產, 從高層次去消化, 實可應用在地球上所有自由經濟體的地產投資項目上。 如 blog 友們能腾出更多抽像空間, 文中要旨更可套用在理財致富的心法裹, 在五至十年內達到財務自由; 畢竟, 商場上的街頭智慧, 往往是與幸福人生的規劃一脈相成的。

這兩星期要飛北京, 探訪幾個創科團隊和當地的創投家, 並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 隨後終於可飛回老家香港休息幾天, 之後再向世界出發!

Anyway, 此文刋登時, 小弟應在香港國際機場轉機上京途中或已到步, 如有任何趣事, 會多作分享。

最後, 感足的說一句, always give your very best to whatever you deliver to the worl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if this would be your last piece of work. Cheers!

退而不休的因由

一直以來, 收到不少好友, blog 友和 fb 網友的問候, 首先, 多謝各位在 email 和 IM 的鼓勵和支持。

在這云云的信息當中, 也有不小疑問, 大約是圍繞着以下幾點, 在此小弟想一併作出回答, 以省下網友們日後發問同樣問題的時間。

“你為何在免費平台分享自己的致富成功心法和做生意的心得? 目的和動機何在
flickr creative commons?”

“你已經達到財務自由, 為何仍要忙於打理生意和做天使投資?”

“你分享了自己做生意的心法, 對你有什麼好處?”

“別人從你的文章中學懂了知識, 也不會多謝你, 是不是很愚笨的舉動?”

“你的文章分享不是為你的生意帶來更多的競爭對手嗎?”

Well, 小弟得承認, 自己是個非常平庸之輩, 幹一番聰明的大事, 大概不會有自己的份兒。

在別人眼裏, 小弟的舉動, 可能是傻气至極, 但 no problem。 反正從小就被香港這填鴨式制度定為笨拙的廢青, 一直以來, 已不太在意與別人比較, 只要自己認為對的, 就去做, 自己也無需活在別人的影子裹, 也用不著為別人的觀感或標籤而刻意改變自己的真我。

話雖如此, 網友們這些說話都是出於關心小弟, 感激之餘, 希望把其原因一一說明。

首先, 我非常喜愛分享, 不論是成功或失敗的個案, 也同樣樂於在公共免費平台上, 說出自己的立場和見解, 希望讀者朋友看了, 有所得着。

與此同時, 通過與網友的交流, 小弟獲得一種出自內心的喜悦, 是非筆墨可描述的。

至於成功心法或文章被抄習之類, 其實不要緊, 小弟的看法是, 人家把自己所想的複制到他們身上, 証明自己的分享能授益於人, 而且人家給小弟面子, 在云云衆多的免費網上內容之中, 花上寶貴的時間來閱讀小弟的文章, 確實是緣份, 小弟珍惜也來不及呢, 何來會介意。

反之, 小弟倒希望看見的, 是讀者們能用上小弟的幫忙, 所以特別設下 100happysouls.com 創業網站平台, 有望為大家在尋找幸福富裕的路途上, 出一分力, 共同創富。

說到這裏, 算小弟直言, 我三十歲前已達到財務自由, 現在單是被動收入, 已比香港的行政長官或美國總統還要高, 雖不缺錢, 但我卻非常享受賺錢的過程, 特別是幫助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業, 從錯敗當中快速站起來,並從中學習和作出反省, 不斷改良和優化處事手法和方向,繼而找出通往成功的途徑, 一起創造財富, 分享所得的成果。

整個體验的過程, 有如坐過山車, 實在樂趣無窮, 百試不厭!

所以, 與其說文章分享為自己在生意上帶來競爭對手, 小弟深信, 讀者朋友反會成為自己的戰友, 在商業戰場上, 大家並肩作戰, 互相幫助, 團結一心, 一齊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財富, 為幸福和充實的人生而活。

畢竟, 衡量個人的成功, 不是取决於自己的個人財富有多少, 而是决定於自己身邊珍愛的家人和戰友們自身的幸福快樂, 以及他們財富的總和, 小弟稱作 circle of wealth。

可望有生之年, 小弟能繼續廣交志同道合之士, 把餘生中的 circle of wealth 發揚光大, 為我們的社會, 為我們的小朋友, 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小弟退而不休, 就是要做到這點, 讓創富的思維, 不斷延續下去, 薪火相傳, 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