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企業高層,成功的創業家, 富二代或信託基金嬰兒的眼裏, 一億六千萬港元可不算是什麼, 但對幸勤工作的大多數,在適當的財務規劃下,這筆錢應足夠照顧下一代的生活。現在想像一下,如果你要投資一億六千萬元在你的個人教育上, 你期望學會些什麼?
昨日與校友們提起一些往事, 有感而發。 這是我朋友的一個故事, 由於隱私原因, 所有的個人資料已被修改,但決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Okay, 介紹一下男主角,X先生。
讓我們回到2001年,第一個dot com泡沫之後。 X先生是一位 IT 才進, 從一所名牌大學裏取得一個電腦科學學位。在財富500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了短短幾年後,他的大學朋友邀請他到一間還未上市的搜索引擎初創公司面試(姑且稱之為G startup)。由
於X先生並沒有打算另谋高就,他抱着nothing to lose的心態,與G startup 進行了一輪的面試過程。
不久後,他收到G Startup 的 offer, 待遇除薪金外, 還包括一點公司的股權, 那一刻,他開始認真地思考, 並從家人和朋友間徵求意見。 X先生是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長大,他的父親奉獻了一生給一間財富100公司當工程小組主管,他的媽媽是個家庭主婦。第一個dot com泡沫之後,X先生的父母並不鼓勵兒子加入 IT startup,並希望他留下來專注自己在大機構的職業生涯, 做到六十歲拿 Rolex 金錶榮休那種。在另一方面, 他在G Startup 的朋友試圖把他爭取過來,告訴他 G startup 已具有巨大的市場牽引力,天空是極限, 若然公司上市, 更有機會發個小財, 或可達到财務獨立。
拿不定主意,X先生向目前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的同事求意見,他們都質疑 G startup 是否會像其他的科網公司一樣, 花光投資者的錢後, 倒閉收場。最後, 在他家庭和工作圈的影響下,X先生謝绝了加入G startup 的機會。
歲月流逝,G startup 最終成了高科技的歷史傳奇,當年盡力說服 X 先生跳槽到 G Startup 工作的朋友, 都已遠遠超出財務獨立, 並達到財務完全自由的境界 (往後有機會, 會談談財務獨立和財務完全自由的分別和案例)。至於我們的X先生,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被忠守十年的公司解僱了,幾個月後才找到另一份工作。努力上班之餘, 每隔一段時間,X 先生不禁會抬頭看看G startup 的股價, 發一下白日夢, 想着如果他拿了當天 G startup 給他的 offer, 也許現在已坐擁一億六千萬的財富...
舒適地带可以是極具欺騙性的溫暖,但不要讓它蒙蔽我們, 使我們聽不到生命中的呼喚。我們不但要做好份內的工作,還要不斷激勵自己成長, 去超越舒適地带給予我們的沙箱。不要只流連於我們生活週邊的人和事,要開放自己去接觸我們舒適地带之外的東西,不時評估機會成本帶來的風險, 並在時機成熟時, 跨越舒適邊界, 跳進新興的區域去。天氣也許不似預期, 誰也不能保證下一秒鐘所發生的事,但這正正是為何生命值得活着的原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